jinnian金年会

    【党史百年·天天读】11月29日

     发布时间: 2021-11-29  阅读量:  点击打印

    重要论述

      1949年11月29日 

      毛泽东主持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并讲话。讲话首次提出关于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总体设想:三年五年恢复,十年八年发展,过三关以后就好办了。第一关战争,第二关土改,到社会主义这是第三关,就好过了。在一九五一年二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,毛泽东把上述设想概括为“三年准备、十年计划经济建设”,并被会议确定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基本构想。

      1962年11月29日 

      邓小平接见参加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和监察工作会议与会人员,着重谈执政党的建设等问题。谈话提出:(一)党要管党。(二)执政党的建设问题。第一,千万不能忽视。搞不好要亡党亡国。第二,要认真建立和健全党和国家的民主集中制。第三,执政党对党员、对干部要更严。(三)干部问题。要逐步从制度上、习惯上、风气上做到干部职务能上能下。要加强对干部的管理和监督,要执行中央关于干部交流的决定。(四)监察工作。要加强监察机关,监委增加编制。监委与党委的关系问题,监委对同级党委的问题要反映情况,监委有权反映,是职责范围。这篇谈话节编收入《邓小平文选》第一卷。

      2005年11月29日 

      胡锦涛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,阐述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关系。他指出: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,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,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,又要注重克服市场的缺陷和防范其可能引发经济的较大波动。特别是在工业化、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改革攻坚的过程中,更需要通过宏观调控实现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,促进经济结构优化,保持经济平稳运行。这些年来,无论是扩大内需还是抑制需求过旺,无论是克服通货紧缩还是治理通货膨胀,都是我们根据经济运行的实际需要进行的宏观调控。健全的市场机制,有效的宏观调控,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,两者相辅相成、互为依托,统一于经济运行的全过程。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过程,实质是加深理解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。这篇讲话的一部分以《搞好宏观调控,促进科学发展》为题,收入《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》(下),部分内容收入《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》。

      2012年11月29日

      席大大在国家博物馆参观《复兴之路》展览时指出,中华民族的昨天,可以说是“雄关漫道真如铁”。近代以后,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、付出的牺牲之大,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。但是,中国人民从不屈服,不断奋起抗争,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,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,充分展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。中华民族的今天,正可谓“人间正道是沧桑”。改革开放以来,我们总结历史经验,不断艰辛探索,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,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。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。中华民族的明天,可以说是“长风破浪会有时”。经过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持续奋斗,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。现在,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,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、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。

      他强调,回首过去,全党同志必须牢记,落后就要挨打,发展才能自强。审视现在,全党同志必须牢记,道路决定命运,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,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。展望未来,全党同志必须牢记,要把蓝图变为现实,还有很长的路要走,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。

      他指出,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,都有自己的梦想。现在,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,我以为,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,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。这个梦想,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,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,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。历史告诉我们,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